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宣传工作
【凝心聚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多措并举铺设就业创业青春路丨学校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巡礼】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我校就业创业工作之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奋斗青春(二)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朱昱函 阅读: 发布时间:2025/10/16 11:54:37

    编者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国计民生、牵动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多年来,我校积极贯彻新时代教育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OBE理念,“双群驱动”赋能人才培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推行课赛证融通,以赛促学、以赛促就、以赛促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春秋季双选、访企拓岗、参军入伍、专升本升学、基层服务项目等多措并举,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成绩斐然、持续向好,并由此带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梳理总结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经验,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根据理事会领导指示,党委宣传部开设【凝心聚力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多措并举铺设就业创业青春路——学校高质量就业创业工作巡礼】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各学院与相关部门就业创业工作做法、工作亮点与工作成就,藉此进一步激励与促进学校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这封回信,让广大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青年们倍感振奋。五年来,我校学子积极报名西部计划,报名人数达1100余人,共招募派遣14人。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其中的一些代表,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感受他们的历练和成长,看他们如何在西部大地上书写自己的青春答卷!

让青春与家乡“同频共振”——杨茹的基层服务之旅

  当城市的霓虹吸引着众多毕业生的目光时,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2101班的杨茹同学,却将视线投向了伏牛山深处的家乡热土。2024年,她选择回到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在共青团卢氏县委员会的岗位上,开启了一段别样的青春实践,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返家乡”情怀。



从“信号塔”到“连心桥”:专业在基层找到新舞台

  她的主阵地之一是县团委的微信公众号,这不再是课本里的理论模型,而是一个需要用心经营的、与全县青年对话的窗口。她运用专业思维,思考如何让“信号”更强、“覆盖”更广。政策文件被她“翻译”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推送,静态的活动通知通过她的策划变得生动有趣。她深知,每一次点击和阅读,都是一次有效的“信号连接”,她成功地将这个公众号打造成了凝聚本地青年的线上家园。


从“接收端”到“处理器”:在“上传下达”中锤炼担当

  “上传下达”听起来是简单的传递,但在杨茹看来,这关乎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和民意的“最初一公里”。她不仅是信息的“中转站”,更是积极的“处理器”。她需要精准理解上级精神,并思考如何结合卢氏本地实际情况,将其有效地传达给各个基层团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同时,她也敏锐地收集来自一线的反馈和青年的心声,让基层的“信号”能够清晰回传。这个过程,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大局观,让她真正理解了政策落地背后的复杂与必要。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服务中凝聚青春力量

  除了宣传工作,她还深度参与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的管理工作。从一名参与者转变为组织者、服务者,她的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她协助联络从全国各地高校返回卢氏的学子,为他们匹配实践岗位,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同学们信赖的“联络员”。在志愿者管理中,她用心服务每一位投身乡村振兴的同伴,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这个群体。她从曾经的“追光者”,努力成长为可以照亮他人、凝聚团队的“引路人”,亲眼见证了个人力量如何汇聚成服务家乡的磅礴青春动能。


心声与展望:青春在家乡的沃土中扎根

  参加志愿服务以来,杨茹这样总结她的收获:“在学校,我们学习如何让通信更高效;在基层,我体会到了如何让服务更贴近。这段经历让我看到,家乡的发展迫切需要新鲜的血液和现代的思维。我能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力,感到无比踏实和自豪,未来将继续扎根一线,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注:杨茹,信息工程学院现代通信技术2101班学生,服务地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团委)

于飞凡的边疆故事

  2024年的夏天,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姑娘于飞凡,背着简单的行囊,从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园出发,毅然踏上了前往东北边疆的列车。她要去的地方,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那里是她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新“战场”。


响应号召:将青春理想融入祖国边疆

  什么促使你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面对这样的问题,于飞凡心中已经有了最好的答案。她回忆,大二那年听闻学校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西部计划的介绍,心中便埋下了成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种子。当在西部计划官网上看到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时,内心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那一刻,服务基层的激情如同火山般奔涌而出。“正是满腔的热忱和坚定的信念,促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踏上了成为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征程,为基层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于飞凡回答道。


扎根实践:在服务奉献中锤炼成长 

  作为卫国戍边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员,于飞凡深知,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宏伟事业,才是青春最崇高的价值。她积极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坚定奔赴边疆一线,在延边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扎根基层、服务人民。

  服务期间,于飞凡牢记“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的精神,主动学习当地语言,深入了解风俗民情,全身心投入边疆建设。基层工作的繁琐与挑战,她深有体会:从最初协助村委会处理日常事务,到走进田间地头帮村民解决实际难题,再到组织农业技能培训、推广科技种植,每一次实践都让她不断成长。在艰苦的实践锤炼中,她在服务奉献里实现了自我提升,也亲眼见证了边疆地区的蓬勃发展。



砥砺前行:让青春绽放时代光华

  展望未来,于飞凡将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以奋斗的姿态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她决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绚烂绽放,为这一代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时代印记。

  (注:于飞凡,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2103班学生,服务地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



策划/党委宣传部
审核/季荣臣
编辑/朱昱函
邮编:450000
就业办电话:15324947690
365体育彩票_365bet体育娱乐场-【官方唯一授权】@/div>
地址: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城南107国道西侧招生处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保留本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